关于春节的两个笑话(两岸观察)
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即将来临,台湾地区发生了两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令人啼笑皆非,同时也发人深省。日前,台北市政府公布蛇年春联,以“蛇马龙鹤”为题,闽南话谐音“什么都好”,象征新的一年充满好事、令人期待。然而,民进党台北市议员陈怡君却借此大酸台北市政府捧“马”,批此春联含有“偷渡”大陆乒乓球选手“马龙”名字之意,具有“文化统战”的味道。还有另一条消息称,台湾零售商Costco(台湾称“好市多”,大陆称“开市客”)不久前在公司官网刊登年菜预购广告,英文介绍写的是“Chinese New Year”。某亲绿网红随后发信给好市多,让好市多“考虑到用字精准的重要性”。而好市多在不到7小时,就将台湾官网原本的“Chinese New Year”改为“Lunar New Year”。
民进党及其绿营网军“逢中必反”不是新闻,现在居然连看到几个字词也能望文生义、大作文章,让人啼笑皆非。中时新闻网发表主笔评论指出:就像最近要把台北101改名为“台湾101”,民进党要不是执政太久、吃饱太闲,否则就是嫌预算太多,一再把“抗中保台”的脑筋动到改名头上。一张春联竟被民进党议员认为藏着“文化统战”味道,民进党就别再胡扯了!
就春节的英文翻译问题,民进党当局近年来已经是多次兴风作浪。此举引发岛内舆论反弹。有不少网友表示,春节写为“Chinese New Year”有什么问题?明明就是中华文化的春节,为何硬要“去中化”?台湾立法机构前民意代表蔡正元发帖指出,好市多向“台独”屈服,真的不值得让人尊敬,是无知加愚蠢的做法。台北市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教师区桂芝表示,台湾有些人碰到“中”就抓狂,实在是一点理智也没有。那如果名字里有“中”的人,是不是也要改掉?中天新闻评论表示,为了“去中化”,连英文也遭殃。台湾民众就想问,每天玩意识形态的文字游戏,到底什么时候才要搞经济、拼民生?
为谋取政治利益,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分裂势力长期在岛内推行“去中国化”,大搞“文化台独”,可谓丧心病狂。任何与“中国”“中华”“大陆”等有关的名称、符号,都被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去之而后快。赖清德去年5月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更是力推“去中国化”,行径更为恶劣、手段更为直接:要求岛内大专制军校通识教育删除“中国现代史”课程,改为所谓“世界历史”,并缩减相关课程含孙子兵法的学分,让军校学生看不到抗战的历史;大肆纪念荷兰殖民者“登陆”台南400年,妄称1624年是“台湾全球化的开端”,却频频给民族英雄郑成功贴上所谓“殖民者”的抹黑标签;将妈祖、保生大帝、关帝爷、神农大帝等民间信仰和两岸宗教民间信仰文化交流打上所谓“对台统战工具”的标签,力图减弱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绿营媒体集体对“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消音”……
台湾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饮食习惯、风俗民情等几乎都源自大陆,台湾民众平日生活样态均延续着来自大陆的文化和根脉。在台湾,端午、中秋、春节早已明定为假日,民众保留着假期吃粽子、月饼、水饺的习俗;农民的农作、民众的养生多依二十四节气顺天应时等,可说台湾处处充满“中国元素”。赖清德及民进党政客、“青鸟”们血管里流着中华民族的血,长着华夏子孙的脸,说着中国话,写的也是汉字,想必家里也会过春节,却想尽一切办法“逢中必反”,可谓数典忘祖、无耻之极。但无论他们如何操弄,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历史和事实不可能被更改,而台湾民众血液里的中华文化基因更不可能被抹去,老百姓因文化传承而养成的生活习惯更不可能因此而改变。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已私利逆流而动,必将自食恶果!(作者:左镇)
-
上一篇
1月10日华为昇腾板块跌幅达2% -
下一篇
城地香江1月10日盘中跌幅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