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做好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今天播出第四集《以案促改促治》。
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新征程反腐败斗争,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在铲除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抓住关键权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堵塞制度漏洞,持续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本集内容聚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3个典型案例涉及统计数据造假、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系列腐败等,都是老百姓所深恶痛绝的。
比如,统计数据造假。本集开篇用一条反常的GDP变化曲线讲述一个弄虚作假、编造经济数据的腐败案件。一名落马官员在任期间,当地GDP增速高歌猛进,离任后迅速跌落。诡异的曲线背后,存在严重的经济数据人为注水问题。看似光鲜亮丽的经济数据,和当地群众的实际感受完全脱节。
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说到底还是政绩观的一种扭曲。信奉“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编造经济数据,从根本上背离了高质量发展要求,严重透支一个地区、领域的长远健康发展,严重损害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为了提拔,为了追求政绩,GDP突然弄那么高,这个我是很后悔的。”专题片中的这段忏悔,时刻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始终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是干事创业的价值源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这个案例的一个指向就是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单纯有案查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反腐败这一系统性工程来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以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的理念,深入查找案件背后的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把查办案件、整改问题、推动治理有效贯通起来,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确保抓到底、改到位、治到根。
以案促学、以案说纪、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方能警钟长鸣,也更具警示教育意义。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名基层党员表示:“专题片里,落马官员说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后悔’。这对广大党员干部也是一种警示,促进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
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居民孙先生在收看本集专题片后感慨:“今年看到这些身边的不正之风、贪污腐败的案件,是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也是最希望国家下大力度整治的。”
国家监委第二届特约监察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表示:“纪检监察机关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还积极地协同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治理,堵塞制度的漏洞,进行反腐败的治理,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把反腐败的工作实效取信于民、惠及于民。”
本集内蒙古赤峰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系列腐败案,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赞誉:“真正有资质的企业能竞上标,干起活来质量有保障,这就让我们很放心,给我们带来了安全感。”
这样踏踏实实的安全感,让许多人“感”同身受。他们纷纷表示:“把腐败分子揪出来之后,政府更廉洁,社会制度更好,我们的生活更有保障。”“反腐是正能量,邪不能胜正,社会是需要一个正气的。”“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他们都生活在一个比较公平公正的环境里面。”
《以案促改促治》是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的收官之作。专题片热播,正值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召开。该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呈现,呼应了全会的重要政策、决策,通过图表、动画等形式展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举措、成效等,增强观众共情共鸣。片中数据可视化、场景还原等,增强专题片的吸引力。该片在总台央视黄金时段播出,覆盖广大观众群体;同时,利用互联网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平台进行在线播放和互动,方便观众随时随地观看。
“看了《反腐为了人民》这部电视专题片,感受很深、触目惊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表示,“腐败问题是大问题,这个大问题往往是由小问题演变而来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片中有几个案例都是领导干部不注意小事小节,玩物丧志,甚至有的领导干部喜欢打牌,连当地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为官一任不仅不能造福一方,反而祸害一方,贻误一方的发展。这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重背离。所以要惩治蝇贪蚁腐、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揭开腐败隐身衣、坚持以案促改促治,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督促党员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反腐电视专题片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正是因为反腐的鼓点始终与民心同频共振。
而这,也恰恰印证了今年年度大片的主题——反腐为了人民。
-
上一篇
金卡智能: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
下一篇
年逾八旬 行医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