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区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为什么走在风中体感更冷?了解一下“风寒效应”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月8日报道:“三九四九冰上走”,目前上海已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受冷空气影响,上海今天气温逐步下降,宝山、崇明和浦东等区已发布该区域的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据市气象部门消息,今天早晨最低气温零下2℃到2℃之间,最低为崇明零下1.5℃,徐家汇站1.8℃,预计白天最高气温6℃左右。今天风力较大,中午前后风力进一步增大,北到西北风5级阵风6-7级,沿江沿海地区阵风可达7-8级。今天以多云天气为主,受冷锋过境影响,今天下午到夜间东部沿海地区或有短时小雪或小雨夹雪,范围小,时间短。相对湿度在90%~40%之间。
周五、周六白天最高气温跟今天接近,早晨则更冷,市区最低气温可达0℃到1℃,郊区多在零下5℃到零下3℃之间,会出现冰冻或严重冰冻。周日至下周初最高气温回到10℃以上,下一次明显降温出现在下周中后期。未来几天,雨水稀少,多云天气为主。提醒大家天气寒冷、天干物燥,要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有不少市民反映:“外出时走在风中,为什么总觉得温度比预报的要更低?”其实这就是风寒效应的作用。气象部门介绍,在无风或微风的环境下,人体周围的空气交换很少,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温暖过渡层,宛如一道屏障守护着我们。但是一旦大风来临,这层温暖的过渡层就会被瞬间撕开,热量迅速流失,不断地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让人感到越来越寒冷。
当气温在0度以上时,大风带来的降温还算比较温和。每当风力增加2级,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大约会下降3到5度。而当气温降到0度以下,风寒效应带来的降温就变得非常猛烈。比如在零下10度,3级风就会让体感温度骤降8度左右。温度越低,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就越快越多,寒冷感就会放大好几倍,感觉寒风如刀割。
应对寒风效应,应该怎么保暖呢?人们借鉴了动物保暖的秘诀,动物拥有蓬松柔软的绒毛,有较大表面积和空隙,能够减少空气的流动,吸收并储存能量,形成保温层。我们穿的羽绒服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再加上羽绒服外层的防风布料,也能有效阻挡冷空气的侵袭。当然我们也能通过收紧袖口和衣领、戴上帽子等措施,全方位地锁住热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可以起到防寒保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