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自由”的另一面:本土肉牛养殖业承受进口冲击
阿木古楞每天都在盯着天气预报,唯恐内蒙古通辽市下雪。作为当地一家肉牛养殖企业老板,他清楚地明白,当地一下雪,肉牛吃的青贮就会涨价。“每卖一头肉牛就亏4000块。”阿木古楞说。
根据农业农村部披露的数据,我国牛肉价格降至60元/公斤。多个地区肉牛养殖行业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养殖环节出现无序抛售、宰杀母牛等现象,对于我国肉牛产业的健康成长带来冲击。
业内普遍认为,进口牛肉大量进入导致我国牛肉供需失衡。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及其他申请人代表国内牛肉产业正式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牛肉产业保障措施调查申请书》,我国牛肉进口量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增长了65%,2024年上半年进口数量达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市场集中地偏低,散户养殖占比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弱。这也在提醒行业,需要尽快优化产业格局,加快高质量发展。”内蒙古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引发连锁反应
每到晚上8点钟左右,位于郑州市二区的二牛碳锅牛肉店已经坐满了前来就餐的消费者。根据老板介绍,牛肉便宜了,即便是88元2斤牛肉火锅的优惠价格,自己还能保证足够的利润空间。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2025年1月8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价格为59.65元/公斤,较前一日上升0.1%。但在2024年1月8日,我国牛肉价格为71.34元/公斤。另据此前发布的数据,2024年第50周(2024年12月9日至15日)牛肉批发市场周均价60.03元/公斤,环比下跌1.3%,同比下跌16.2%。
牛肉价格持续下滑,让上游养殖企业陷入亏损,进而引发连锁反应。阿木古楞告诉记者,养育一头1200斤的育肥牛需要13个月到15个月,成本大概在1.5万到1.7万元,现在肉牛价格大概在9.5元一斤。“2025年是我搞养牛的第七年,从2022年秋天开始亏损,现在大概亏了1300万元。”阿木古楞说。
上述申请书显示,自2022年以来,国内产业肉牛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持续减少。2023年比2022年销售收入减少2.87%,利润总额减少120.54%;2024 年上半年比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减少16.85%,利润总额减少298.96%。
内蒙古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张广志表示,当地很多肉牛养殖企业选择抛售减产。他自己的肉牛场已经减产一半至2000头左右。
这并非孤例。上市公司ST天山(300313.SZ)披露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24年11月活畜销售量、销售收入环比变动为14.23%、-44.96%;同比变动为-36.03%、-57.34%。主要原因是当月出栏牛只数量低于上月及2023年同期。
一位熟悉山东省肉牛养殖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地出现了抛售情况,减产已成常态。阿木古楞的养殖场,在2023年秋季还有680头繁殖母牛,现在已经减产到400头。
中国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主产区的犊牛价格已经抵不上母牛的饲喂成本,有的地方母牛按斤低价甩卖,不少有繁殖力的母牛被送进了屠宰厂。
根据张广志的观察,内蒙古当地母牛屠宰淘汰率在2024年下半年达到20%—30%。而在正常年份,这个数字为百分之十几。
早在2024年5月份,河南贝吉尔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乔自强就向记者提到了这个现象。“由于养殖利润亏损,不具备成本优势的养殖主体现金流亏损,负债压力下有退出养殖产业的倾向。在这个阶段,市场将出现犊牛和基础母牛的非理性降价和出清过程。”
进口牛肉激增
业内普遍认为,进口牛肉激增干扰我国牛肉市场供需,是整个肉牛产业出现波动的重要原因。
中国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牛肉进口数量的增幅显著高于中国牛肉需求量的增幅,牛肉过度进口已对我国肉牛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从进口数据来看,2013年牛肉进口量还不到30万吨,2023年已达到274万吨,增加了8倍多,相当于国内产量的36.4%,牛肉已经成为当年进口规模最大的肉类产品。到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牛肉进口数量来到了143.88万吨。
与此同时,牛肉进口数量相对于中国牛肉总产量的比例,由2019年的 24.87%上升至2023年的 36.36%,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43.87%。
在终端消费市场,进口牛肉早已纳入多个火锅品牌的菜单中。包括海底捞、巴奴、许府牛、和一肉业的产品中,进口牛肉赫然在目。从事牛肉进口业务的四川佑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佳键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庆火锅对拉美牛肉的需求量很大,该公司每个月要向重庆的火锅店供应大约100个货柜的拉美牛肉。
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告诉记者,我国进口牛肉的来源主要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地。这些地区牧草再生能力强、地广人稀,农牧业发达,规模效应明显,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除此之外,上述申请书还提到,进口牛肉数量的急剧增长,是由于未被预见的发展情形所造成的。
“在我国加入 WTO 之后,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货币兑美元大幅贬值。其中,2024年上半年比2001年巴西雷亚尔贬值122%,阿根廷比索贬值61942%,乌拉圭比索贬值196%。货币大幅贬值明显提高了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三国牛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有利于其牛肉对华出口快速增长。”申请书提到。
商务部在2024年12月27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4年12月27日起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这对国内养牛行业是个利好消息,有望缓解国内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在得知上述公告后,乔自强告诉记者。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史晓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保障措施的实施目的是缓解相关国内产业的暂时困难,帮助这些产业在保障措施实施期内进行结构调整。
“国内牛肉和进口牛肉并无太多区别,更多体现在冷冻和热鲜的差异,属于销售产品形态不同。我国国内市场肉牛供需不是平衡的关系,所以需要外界更加关注。”张广志表示。
本土肉牛业亟须升级
上述多位行业人士提到,牛肉是作为大宗商品进出口,要想改变供需关系,本土肉牛产业需要快速转型升级。
整体来看,我国肉牛养殖多以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例较低。阿木古楞的牧场当下拥有400头繁殖母牛。按照他的说法,“规模在当地(即科尔沁左翼后旗)能够排到前十左右。”
张广志告诉记者,内蒙古肉牛产业散户占比为80%—85%,规模化养殖占比在10%—20%。散户的抗风险能力更弱,在市场波动时容易形成产能出清。
记者注意到,在2022年中国肉牛养殖Top50中,位于榜首的长春皓月牧场的总存栏量为20万头,仅占当年全国肉牛存栏量的0.24%。相比之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中,头部猪企牧原股份生猪出栏市占率已经接近10%。
除此之外,我国肉牛产业的全产业链模式尚未打通。路胜贞认为,欧美养牛龙头企业大都有完整且规范的肉牛养殖和生产体系,涵盖种牛场—育犊母牛场—架子牛饲养场—围栏肥育场—屠宰加工场—冷链运输—终端品牌,这种产业链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打通饲草收割、加工、牧场耕作、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提高各个环节的运行效率。但是,我国的肉牛养殖业企业全产业链化程度还不高,各个环节之间较为割裂。
阿木古楞就在探索这一模式,他在通辽建设养殖场和屠宰场,并在河北石家庄拥有销售网点,主供餐饮渠道。但进口牛肉大量进入打破了市场平衡。“希望地方农补和金融系统能够给予更多支持,帮助更多农户顺利渡过当前的局面。”他说。
而在屠宰和终端消费环节,我国牛肉品牌的标准建设、品牌化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张广志表示,我国在肉牛产业的标准相对缺乏,已有的国家标准还有待细化。“就比如牛肉标准,什么级别的产品是最好的,现有规定都比较泛泛。”
路胜贞认为,我国牛肉还没实现产品分级模式。要想改变目前产业盈利低的状况,应该把肉牛进行分类。“一部分企业进入高端市场,在产业上向全产业链延伸。另一部分企业满足白肉向红肉转移的大众型肉食升级需求为主,通过产业整合,提升各个环节的效率、效益,满足基础市场需求。”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