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依法监管、分类监管 筑牢资本市场投保防线
2024年,资本市场坚持依法从严监管,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中国证监会日前召开的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下一步将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和投资者保护水平,突出依法监管、分类监管,快、准、狠打击违法违规,切实维护市场“三公”。
业内人士表示,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的具体内涵在于增强资本市场法治化水平和治理能力,实现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精准打击和对市场秩序的有效维护。在制度建设、执法监管、教育服务和风险缓释的多维推动下,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水平,将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证监会介绍,2024年,首发上市新申报企业现场检查、现场督导覆盖面大幅提高到不低于三分之一。推动形成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违规减持、操纵市场等一批大要案,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金额超过上一年的两倍。新证券法实施后首批当事人承诺案件落地,金通灵、美尚生态两案进入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全年55家上市公司平稳退市。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发展资本市场需要配套严刑峻法,只有严刑峻法,才能威慑欺诈上市、虚假信息披露、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透明度是资本市场的生命线,而有了法治化才有透明度,有了法治化才有社会契约精神的延伸。”吴晓求说。
根据证监会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部署,证监会将坚持惩、防、治并举,进一步完善监管执法体制机制,补齐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短板,强化科技赋能。突出依法监管、分类监管,快、准、狠打击违法违规,既抓早、抓小、抓苗头,更打大、打恶、打重点,提升监管执法的精准性。落实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意见,进一步提升财务造假等线索发现能力。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表示,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包括完善执法机制、丰富执法工具、深化法治建设等方面。他建议,下一步通过分类监管和风险研判机制,提高对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的监管针对性,并注重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手段应用。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汤欣看来,去年紫晶存储案作为证券法修订后首例落地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的案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较高效率地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金通灵、美尚生态两案进入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持续发挥了对于严重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行为的民事追责和震慑作用。
汤欣认为,接下来针对特别代表人诉讼和当事人承诺制度,在谨慎选取典型性案例、依法推进立体化追责程序的前提下,也要总结现有经验,到时机成熟时协力推出相关的实施细则,使得实践经验与市场预期能够更好地相互契合。
“2024年,随着投资者保护基金规模增长、中长期资金逐步入市,市场应对波动和突发风险事件的能力显著提升,为投资者提供更为稳健的风险缓释工具。”在进一步强化投资者保护方面,章俊建议,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规则执行刚性,特别是在新兴行业和数字金融领域,要根据市场发展动态优化监管措施;另一方面对违法违规行为须保持高压态势,提高追责效率,形成强有力威慑。此外,深化投资者教育服务,扩大投资者保护基金规模,构建多层次救济机制,为投资者提供全面保障。
据悉,证监会将出台中小投资者保护政策措施文件,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当事人承诺等制度机制。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快完善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汤欣看来,去年紫晶存储案作为证券法修订后首例落地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的案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较高效率地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金通灵、美尚生态两案进入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持续发挥了对于严重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行为的民事追责和震慑作用。
汤欣认为,接下来针对特别代表人诉讼和当事人承诺制度,在谨慎选取典型性案例、依法推进立体化追责程序的前提下,也要总结现有经验,到时机成熟时协力推出相关的实施细则,使得实践经验与市场预期能够更好地相互契合。
“2024年,随着投资者保护基金规模增长、中长期资金逐步入市,市场应对波动和突发风险事件的能力显著提升,为投资者提供更为稳健的风险缓释工具。”在进一步强化投资者保护方面,章俊建议,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规则执行刚性,特别是在新兴行业和数字金融领域,要根据市场发展动态优化监管措施;另一方面对违法违规行为须保持高压态势,提高追责效率,形成强有力威慑。此外,深化投资者教育服务,扩大投资者保护基金规模,构建多层次救济机制,为投资者提供全面保障。
据悉,证监会将出台中小投资者保护政策措施文件,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当事人承诺等制度机制。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快完善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